网站
首页
新闻动态 政策法规 实事报道 槟榔文化 走遍中国 视频宣传 会员之窗 交易平台 科技前沿 技术指导 分会风采 申请入会 行业科技 组织机构 协会领导 解决问题 党建展示 关于我们
槟榔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页 >> 槟榔文化 >> 槟榔文化
从整个海南发展历程中看海南槟榔(下)
海南省槟榔协会官网 | 2021-08-26 17:19:14 | 阅读:2065

上期我们说南北朝时期是海南发展史中的转折点:


南北朝之前,中央对海南基本是放养的,管理只局限在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区域,在这些地方会派几个地方官再驻点兵,也就是海口到儋州一带,其他区域基本不管,不是不想管,而是当时黎族原住民压根儿管不住,黎民不欢迎汉官也不欢迎外地人,三天两头地搞叛乱,而汉官采取的对策又是以暴制暴,于是后来就陷入了一个平了又反,反了再平的死循环。搞到后面,管理成本太高了,汉元帝时期中央开了个例会就把海南从地图里划掉了,从这里也能看出,当时海南在国家中的地位还处于可有可无之间。


等到了南北朝,海南迎来了冼夫人,我们说她是海南发展中的重要人物。身为“南越首领”的她向中央申请在海南设置“崖州”,并交由她的氏族管理,获批后就开始带着族人和大批俚人在海南一边平定叛贼,一边大搞建设,又是建学堂,又是建医院的,同时还积极地给黎民传授刀耕火种的技术,很快就在当地建立起了威望。黎民们学了技能之后呢,有的去耕地了,有的跑去上学了,守在航线上打劫的黎民一少了,航线停靠海南的船只就变多了,海南从这时起加入了外界的经济协作之中。


为了方便理解,我们再简单回顾下西部航线,唐朝东部航线崛起之前,我们国家的海上贸易跑的主要都是西部航线,中央对海南的管理也是集中在西部航线经过的海口(琼山)到儋州一带。


等到唐朝,崛起的东部航线途经的路线改到了海南的东岸,而东岸因为背朝大海,气候潮湿,常年无人居住,开发程度相当有限,中央为了东部航线就不得不加强对海南的控制,先是在海南多设了两州22郡县,后来又是建城栅,又是屯官兵,还要顺带着讨伐当地的俚洞酋豪。新来的这一大帮官员和子弟兵迁入岛内后,一部分住在外地人多的北部,另一部分则驻扎在人少的东南部,带动了早期东南部的开发。


要提一嘴的是,虽然当时海南并不是往返于航线上的商人最终目的地,但是作为路径上主要的补给站和停泊所,也让海南人耳濡目染地了解到海上贸易的价值,开始寻找和重新定位自己在其中的角色。



1

宋元的繁荣



等到了宋代,东部航线更繁荣了,因此海南的地位又提了一截。当时中央在海南开展的主要有两件大事,第一是在海口开辟了白沙津港,也就是现在的海口港,第二是设立了海南市舶分司。建港是因为之前海南一直没有供大型船舶停靠的天然良港,吞吐量极其有限,而设立的市舶司就相当于现在的海关,是政府允许地方做外贸的标志,当时海南属于广东省,所以海南市舶司也是作为广东总司的分司。


宋朝的时候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差不多了,国库的重要财源就是海关收入,尤其是到了南宋,宋室被金人赶到了地图东南角后,官老爷们都指着这口海洋饭养活,巴不得在每个港口都设上市舶司。这其中还有个细节,海南市舶分司是在南宋的时候设的,之前禁止对外通商,不过在北宋时期的记载里就有很多关于琼山、澄迈、临高、文昌地区外贸的描述了,原因是当时海南的地方官看到这外贸实在太赚钱了,不搞心痒痒,索性都睁只眼闭只眼,有的还偷偷鼓励商人多搞,盼着能从中多揩点油。


而除了设置白沙津港和市舶司以外,宋朝还发生了一件事,这回是关于槟榔的。在此之前槟榔都是被当作药材或者是待客的礼物来流通,南方人平时靠着它抵御“瘴气”,过年过节拿进口货送人,脸上也有光,而从宋代开始,或许是因为贸易流通的提速,槟榔果发生了从产品到商品的性质转变,大陆的需求突然开始暴涨。


此前,国内槟榔主要靠从东南亚国家进口,都要途径海南,海南人眼巴巴地看着东南亚商人用槟榔换走大把银两,逐渐也坐不住了,开始自种自销,卖给途经的大陆商人。


这会又赶上了另一个契机,东南沿海除广州港外,又崛起了一个新港口,就是泉州港,这泉州港在宋朝崛起的速度很快,到了南宋甚至超过了广州一度成为国内最大港口。如果有人前段时间关注了新闻,可能有注意到有条热点是关于泉州申遗的,泉州申报的名目是“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”,讲的就这事儿。


因为泉州港跃升为第一大港了,当时来海南采购槟榔的泉州商是最多的,所以泉州商人也是把海南槟榔销往内陆的主力军。特别说一下,泉州港的崛起比较特殊,我们可以看下地图。




对比广州和近代崛起的上海,我们会发现泉州没有任何地缘优势,广州和上海都位于跟海上诸国最关键的交接口上,所以广州古今都是超级港口,上海在近代被打压衰落后,政府稍稍给点政策倾斜马上又能复苏起来,反观泉州呢,在个中不溜的位置,离哪哪都远。你可能会好奇以前是怎么起来的,其实也算是个巧合,源于宋之前的五代时期,福建的地方政权明确了一个“只要来钱快不管从哪来”的策略,这正好赶上了西边有个阿拉伯帝国崛起了,那边同样对外贸相当开放,特别支持商人去海外做贸易,因此当时福建地区就吸引了大批阿拉伯的商人来这边投资,阿拉伯人顺着航线来了泉州后又十分喜欢,不少就在此定居,后代多半继续从事原来的行当,慢慢地阿拉伯人也在泉州成了不小的一个群体。


后来泉州靠着吃阿拉伯帝国的红利一直发展到南宋,这时北边的港口都归元人了,东南富庶之地能通航的只剩广州港和泉州港,阿拉伯给的贸易量又大,泉州逐渐地就超过了广州。包括那时的广东首富蒲寿庚家族,后来在广州生意做不下去了,家道中落,蒲寿庚的父亲只好带着老本行香料生意迁到了泉州谋出路,果真又重新起了家。


不过不论是广州和泉州地位怎么交替,海南贸易都因为是两地外贸航线上的必经之道飞速发展。海南槟榔和沉香这些特产也成为了国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。


我们以前文章描述最多的就是宋元时期海南槟榔贸易的盛况,比如文献里记载的销往地所获税收的“商舶舆贩,泉广税务收数万缗,惟海南最多。”,又比如描写采购、加工和分销场景的“岁过闽广不知其几千百万。”还有诸如“惟槟榔、吉贝独盛,泉商兴贩,大率仰此。”之类的,无一例外全是泉州港、广州港中的场景,槟榔在宋朝成为商品前因为全从东南亚进口,大多是皇亲贵胄才能吃到,嚼槟榔在当时是种高雅活,所以后来为什么闽粤地区槟榔流传最广呢,主要是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后,作为两个最活跃贸易大港的人民,腰包也是最鼓的,广东人迷恋槟榔的程度到可以一天不吃饭只吃这玩意,而当时最典型的公子哥形象是带金带,骑骏马,嚼槟榔,那时的槟榔要用专门的荷包来装,这荷包大多造价都不菲,红楼梦中也描写过,贾琏因忘带荷包向二姐讨要槟榔的场景,二姐回他的是“自己的槟榔从不给别人吃”。




2

明清的海禁



明清时对海上贸易影响最大的是开始搞起海禁,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元朝灭宋时发生的一件惨案,我们前面提到的蒲寿庚叛变投元,联合泉州当地的阿拉伯人杀了3000南宋宗室,并追杀南宋皇帝,这种情景让后世帝王深以为戒,尤其朱元璋,开国后立马把蒲氏打为贱籍,还拉蒲寿庚出来鞭尸。从这时候起,私商与国外贸易就成了禁忌,泉州作为事发地开始不断地被冷落,逐渐走向衰弱,而海禁就成了中央维护帝国问题的利器。


不过除了海禁外,朱元璋为了维稳,还起了另一个头,他相当重视与周边邻国的关系,时不时地就要派遣船队去造访邻国,造访的套路基本都一样,到了先宣读册封诏书,你要是接受了你就是明朝的朝贡国,要定时进贡,不过你同意后当场会给你极为丰厚的奖励,往往是你以后要进贡物品的数十倍,这里看明白了吧?等于是通过经济方面惠泽邻国来换取宗主国的政治地位。后来明朝把这思路一以贯之,又是给朝贡国来朝卖私货免税,又是从一年一贡改为三年一贡,包括郑和下西洋也是主要去“册封”,船队除了装兵器就是装准备“赏赐厚谊”的奖励。


那时候东部航线私商不让跑了,跑的就只有这些国企,不过海南因为地理位置原因非但没受到影响,反倒成了邻国来朝贡时的第一个中转站,海南地方还得负责遣兵护送朝贡队入关,当时经费由海南政府出,耗费了不少财力,包括后来从一年一贡变为三年一贡也是琼州知府上书进谏才改的,不过从长远看,正是当时海南与邻国洋人的频繁往来,才让槟榔商在清末时期大陆市场衰退时远下南洋,转型海外贸易成为可能。


清朝灭明后,满人更没法信任这群熟悉海洋的东南汉人了,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那群喊着“反清复明”的家伙跟私商串通,从海上卷土重来,与此同时,清朝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变,我们都知道这时西班牙、葡萄牙这些帝国主义在大搞殖民,所以为了防范多方势力,海禁是越整越严,以至于乾隆时期,他出于限制洋人流动和收取更多的关税的考虑,听取了广州十三行的巨商们建议,一口气关掉除广州外其他所有对外港口,泉州这个主靠外贸的港口成了弃子,因此也就穷途末路了。


不过海南槟榔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,我们说过,海南港就是广东市舶司的分司,因此在乾隆时期过的反倒相当滋润。那个时期中央还出台不少扶持槟榔产业的政策,这些被滋润的槟榔商又是修妈祖庙又是建商会的,希望能把盛势保持住,但这种乐观情绪没有持续太久,过了几十年后,烟草和鸦片烟这两个洪水猛兽从广州港大量涌入,席卷了整个东南沿海地区。当时槟榔是什么处境呢,本来大家吃槟榔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抵御南方的瘴气,而这时的瘴气因为南方人多了后不断开发也消散的差不多了,槟榔代表的东南亚文化开始显得过时,还搭上福建市场的衰落,反观烟草,不仅新潮还特别好养活,同时适合在广东种,因此农民都去鼓捣着种烟草自己卖,慢慢地就没人从海南买槟榔了。


重压之下,槟榔商只好顺着丝绸之路的航线去做东南亚的外贸生意,当时有统计,海南槟榔国内国外业务的比例一度达到了3:7。再后来的剧情我们就不多说了,不少人做外贸也发了财,还合起来回乡修了海口骑楼,不过迫于清末国家经济的衰退,政府赔款的压力因为统治者的无上权力转嫁到实体上,槟榔产业最终也没有幸免。



3

收尾



小编这篇写了很多,并不是想单纯地聊海南槟榔的发展史,而是希望大家也能一起体会槟榔产业和海南发展之间的这种关系。


像我们前面说的杭州,是经历了三次北向南的人口大迁移后,又借助太湖圈的运输成本优势,修了关键的京杭大运河,才被提升到了后来的经济地位,而这京杭运河能修成也是建立在早前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。


海南槟榔则是从秦始皇修灵渠起,到冼夫人将经济拖回正轨,再到槟榔摇身一变成嗜好品,正巧赶上泉州港的崛起,这些都是星星点点的势能不断汇聚的过程,包括现在很多人提深圳,一提到就说改革开放,好像是大佬手一挥,地图画个圈,就等着腾飞吧,其实不然,它也是建立在很多很多的基础上,中间有太多的过程,比如朝鲜战争上的死磕,五年计划的工业积累,改开后又借助紧邻香港吸引外资,后来成功加入WTO等等,是几十年里积攒起的无数势能汇聚于一点,才得以让这个曾经的小渔村40年里摇身一变成一线城市,创造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奇迹。


关于上面这些,政府要比咱清楚的多。


只要对比下泉州,我们就可以知道海南现在的处境。自从上海崛起,政治重心转到北京后,泉州是上头被上海压,下头被广州挤,没了地理上的必要性,也就很难得到政策的垂青,反观海南呢,从88年紧随深圳成为唯一个省级经济特区,90年代房市泡沫后,中央仍不离不弃,09年搞了国际旅游岛,到现在又搞自由贸易港,每个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政策,当然这得益于海南所处地域的独特性,也有人分析是军事的考量,小编不是军事迷,就不胡扯了,不过我们不能否认,海南在国家战略上的重要性几十年来没有改变。


最近中央、国务院又印发了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》,里面罗列的新规划大多是破天荒的新尝试,当然我们很难预言其中某一条将来可能带来的改变,但我们能确定一个事实,海南毫无疑问地会成为开放经济最重要的试验田之一,这无疑会给在海南的生意人带来挑战和机会。


不同的人会在历史中找到不同的答案,很多人说海南在这两年才能初步完成岛内基建的建设,然后接下来的十年间才会迎来黄金发展期,先不管这判断对不对,作为槟榔从业者,我们可能更需要自问的是,我们是否准备好了,当机会来的时候,我们真的能接住吗?关于技术和产业分散化的问题解决了吗?槟榔非健康的标签又该如何应对呢?


当然,这些问题都不是死结,只是需要从业者同心同力,像国家提振海南和深圳的发展那样,将力量汇聚在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上,去思考破局的答案。





换个视角

人口迁移



我们说过虽然秦朝就确立了在海南的主权,不过北方人很长时间里都不太敢靠近岭南地带,一是怕这地区的瘴气,二是怕当地野蛮的土著。所以早期移民来海南的多是中央委派来管理的官员和亲属、随从之类的,当时中央对海南的管辖范围也局限在西部航线途径的区域,因此在南北朝前外地人也只活动在航线途经的北部、西北部区域,直到南北朝冼夫人治理海南后,岛内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,同时随着冼夫人在当地的家族势力崛起,她所统领的岭南俚人开始了大量迁入岛内,这时北部和西北部已经承载不住大量的外来人口,于是移民开始沿着海岸向西边和北边推进。


等到唐朝了,从广州出发的东部航线也崛起了,中央一下子重视起海南来,派遣了上千的驻军驻扎在琼海,不断地压缩着黎族原住民的生活空间,不过到这时期为止的移民主要活动在岛的西部区域和东南区域,黎民则是不断地往岛的中部五指山、保亭一带收缩。东部和东北部因为背朝大海,是重湿地,谁都不愿意去。


直到南宋时,首先是北方为江浙地区注入了500万的新移民,人口压力超出了江浙能承载的负荷,后来这帮子人只好继续南迁,大部分人跑到了海外,还有一部分就选择来了海南。如我们所说,泉州港崛起了,同时中央为了扩充海南的贸易量又修了“神应港”(现海口港),以泉州港为出发港的新航线给海南注入了大量的福建移民,福建人来琼的聚集地在文昌一带,他们再次挤压了原住民的空间,不过因为他们擅于和海洋打交道,借助丰富的海洋贸易经验,才算是为从南宋起繁茂的槟榔贸易包括之后的南洋贸易做好了铺垫。



友情链接 更多
申请入会|行业科技|组织机构|协会领导|有问必答|展示发布|关于我们|联系我们
海南省槟榔协会 Copyright @ 2016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
品牌推广/广告合作/友情链接: 13716239909 投稿邮箱: 2602786106@qq.com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文明东朝霞路山内三里189号
免责声明:本站上会员自行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,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.全程开发设计:海南中立科技